新西兰威斯特兰国家公园里贴着这样一个告示,“当心您的轮胎被鹦鹉吃掉”,乍一看还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人们心目中可爱的鹦鹉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破坏力呢?
在新西兰有一种“食肉鹦鹉”,又称啄羊鹦鹉,是动物界中最厚颜无耻的家伙。新西兰人领教了这种长50厘米、浑身长着褐色与绿色相间羽毛动物的贪得无厌。它们从不满足于对一般食物的享受,有时还会把汽车上可以嚼得动的诸如轮胎等东西,也拿来当成一顿美餐。
虽然威斯特兰国家公园贴出了这样一个告示,但大部分人只是在真正领教了食肉鹦鹉的破坏力后,才会感到震惊。公园内的露宿者早上醒来,经常发现他们的汽车轮胎已经被啄得乱七八糟,有时,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莫名其妙地就不见了。这一切都是食肉鹦鹉的杰作。
在听了关于食肉鹦鹉的故事后,到新西兰南部旅行的人宁信攻击他们的是猴子,而不是一直被人们当作宠物的鹦鹉。事实上,当地野生动物官员都把这种食肉鹦鹉称作“新西兰南部山区的小丑”。这种食肉鹦鹉的所作所为对于来此参观的人来说可能还比较新鲜有趣,但是对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新西兰居民来说却犹如恶梦一般,他们起初对这种动物的一点点好感却因它们恶劣的行径而抵消了。这些食肉鹦鹉不仅破坏居民的财物,更严重的是,当农民在17世纪中期搬到这里以后,它们就一直把农民们辛辛苦苦喂养的绵羊也当作食物。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场人与食肉鹦鹉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经过长期斗争,人类消灭了至少15万只食肉鹦鹉。但是,当地的野生动物专家立刻意识到这样做有可能会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1986年,保护食肉鹦鹉的法律正式颁布。但此时,食肉鹦鹉已经仅剩下约3000只了。野生动物官员说,虽然他们曾经十分努力地劝说人们不要那样残酷地对待食肉鹦鹉,但是当地居民根本不理这一套,在他们眼里,食肉鹦鹉就会破坏东西,毫无益处可言。
生物学家们认为,食肉鹦鹉的数量已经少得可怜了。即便如此,农民、露营者和司机仍然不肯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所看到的仍然是被食肉鹦鹉吃掉的绵羊的尸骨和被撕得四分五裂的轮胎。
朱迪·戴蒙德是到新西兰观光后对这种特别的食肉鹦鹉产生浓厚兴趣的,她说:“新西兰人给我讲的关于食肉鹦鹉的故事是我所听到过的最疯狂的故事。”15年来,朱迪和丈夫阿兰·邦德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究食肉鹦鹉的怪诞行为,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对于食肉鹦鹉的研究还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对于食肉鹦鹉如何学会这种既可笑又可恨的行为,戴蒙德和邦德作了认真的研究,并首次将研究结果记载下来。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地域的不同对于鹦鹉的习性有何影响,因为他们发现,与食肉鹦鹉同属于一个物种的新西兰橄榄色鹦鹉相对于食肉鹦鹉来说,就不那么具有破坏性,他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找出食肉鹦鹉怪诞行为的根源。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食肉鹦鹉与橄榄色鹦鹉源于同一物种,但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它们分别栖息在不同的地区,栖息在新西兰北部的橄榄色鹦鹉,主要以该地区盛产的谷物为食。而食肉鹦鹉则没有橄榄色鹦鹉那么幸运,它们的栖息地是气候寒冷、谷物缺乏的南部,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它们不得不另谋生路,不再把谷物当作主要食物。
戴蒙德认为,食肉鹦鹉的这种适应性与人类有几分相似,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也的确不易。食肉鹦鹉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仍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的动物之一,在多数现有动物都已经有了固定食物的情况下,像食肉鹦鹉这样的动物的确不多见。
最近,邦德夫妇发现,只要进入阿尔卑斯山地区,食肉鹦鹉就开始在橄榄色鹦鹉的领地筑巢。橄榄色鹦鹉被认为是一种益鸟,但是现在,它们正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它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如食肉鹦鹉那样强。
新西兰食肉鹦鹉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会减少吗?邦德认为,“那不太可能”。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对于这种动物的敌意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对于它们的生存来说,人类可能是最大的威胁。